日前,工信部發出《關于組織開展2010年度“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嚴格按照示范基地創建的條件和程序,切實做好本?。ㄗ灾螀^、直轄市)申報基地的遴選和推薦上報工作。
去年7月,工信部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并于今年初,正式批準了62個申報單位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其中,浙江紹興縣(印染)、浙江海寧市(產業用紡織品)和寧夏靈武市(羊絨制品)成為紡織行業第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以現有工業園區為載體,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是當前推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也是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的一項重要舉措。”在今年2月2日工信部召開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工作會議暨首批示范基地授牌儀式上,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指出,通過集中力量創建一批符合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本要求、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示范基地,不僅有利于促進產業集聚和有序轉移、提升我國工業園區整體發展水平,還將通過示范基地的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為各地加快經濟發展提供新思路、新經驗和新模式,并有力帶動和推進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進程。
從整體情況看,首批62家示范基地體現了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總體要求,代表了我國工業園區發展的先進水平,行業和區域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效應。從區域分布看,除西藏自治區外,全國30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實現了全覆蓋;在行業分布上,涵蓋了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及生產性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這些示范基地均是支撐各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也是主要行業領域的“排頭兵”。首批62家示范基地的主導產業規模和水平居國內同行業前列,主導產業產值占主體園區產值比重平均達到70%;產業發展集約程度較高,規模效益較好,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為4500萬元/公頃,平均銷售收入超過800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為81萬元/人;單位產值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工業“三廢”排放、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等指標達到或優于國家或行業標準,企業安全生產達標率平均為99.3%;示范基地平均研發投入比例為3%,基地內企業普遍采用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系統;信息基礎設施比較完備,企業信息化應用達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人力資源培養、引進和使用體系較為健全。此外,產業示范基地還普遍建有較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并得到了所在地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
2010年度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申報截止日期為6月30日,紡織行業將會有哪些基地入選,我們拭目以待。(紡織服裝周刊/趙媛媛)(E04)